本報記者 韓昱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0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0856,較上一個交易日調升25個基點,創2024年10月15日以來最高。今年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879,以此計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漲幅達1023個基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而言,近期在美元指數震蕩上行、全球匯市波動加劇的過程中,人民幣中間價向偏強方向的調整力度有所加大。這或許與年初以來國內經濟走勢較強、美元大幅下跌,而人民幣對美元匯價雖有所升值但未能與之充分匹配有關。這意味著當前穩匯率的重點正轉向穩定一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10月24日當周,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7.55、BIS(國際清算銀行)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3.64、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1.91,均創4月份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呈現走強態勢。Wind資訊數據顯示,10月28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收7.1006,盤中一度升破“7.1”關口,最高觸及7.0982,年初至今漲幅約2.73%;當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高觸及7.0954,年初至今漲幅約3.26%。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以來,得益于美元整體偏弱的外部環境、央行穩匯率政策保持力度、國內權益市場表現出色吸引外資流入等因素,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整體保持較強韌性。
“綜合各類影響因素來看,短期內人民幣仍會處于偏強運行狀態,接下來需重點關注美元走勢和人民幣中間價調控力度。”王青分析稱,往后看,伴隨美聯儲恢復降息等情況出現,美元指數的上行空間有限。不過,上半年美元跌幅較大,已對包括美聯儲降息等在內的利空因素有所消化,后期會有較強的抗跌韌性。從國內方面看,經濟基本面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重要的內在支撐。因此,接下來人民幣匯率仍將以穩為主,總體上會延續與美元反向波動、波幅相對較小的運行格局。
展望后續,明明認為,國內基本面對于匯率仍以托底作用為主,同時,積壓的客盤結匯需求或伴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有所釋放,反過來進一步支撐人民幣匯率。此外,央行穩匯率政策工具儲備充足,使用節奏張弛有度,預計將靈活調整政策力度以緩解匯率單邊行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