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11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貨物貿易進出口最新成績單。據海關統計,2025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37.3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3.6%。其中,出口22.12萬億元,增長6.2%;進口15.19萬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動政策紅利釋放,優化出口退稅體系、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等措施,為貨物貿易進出口創造了更好的外部環境。
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般貿易、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對東盟、歐盟進出口增長;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超六成,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增長明顯;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跌,機電產品進口值增長。
具體來看,前10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6.18萬億元,增長9.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6%。歐盟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4.88萬億元,增長4.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3.1%。美國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為3.38萬億元,下降15.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9%。同期,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9.28萬億元,增長5.9%。
前10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43萬億元,增長8.7%,占我國出口總值的60.7%。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19萬億元,下降0.7%;集成電路1.16萬億元,增長24.7%;汽車7983.9億元,增長14.3%。同期,出口勞密產品3.38萬億元,下降3%,占我國出口總值的15.3%。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9050億元,下降3%;紡織品8441.9億元,增長1.8%;塑料制品6145.5億元,下降0.1%。出口農產品5989.8億元,增長2%。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機電產品已經成為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結構優化、量質齊升的核心驅動力,其亮眼的出口表現恰恰是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豐碩成果之一。伴隨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今后,我國機電產品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將會更加強勁。
此外,從單月看,10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7萬億元,增長0.1%。其中,出口2.17萬億元,下降0.8%;進口1.53萬億元,增長1.4%,已連續5個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