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1月4日電 (記者 楊迪)記者4日從寧夏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上獲悉,“十四五”以來,寧夏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400余件,占全部公益訴訟案件的41.2%,10個案件入選全國檢察機關典型案例,為守護“塞上江南”的綠水青山、推動綠色轉型提供了堅實法治支撐。
新聞發布會現場。李詠琪 攝據介紹,寧夏檢察機關針對“一河三山”生態保護難題,部署開展“黃河保護綜合治理”、水行政執法“守敬”行動、“檢察藍守護林草綠”等專項行動,督促清理污染水域面積4萬余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500余公里,修復流域內被損毀林地、草原、濕地9100余畝,治理被污染土壤近35萬畝,督促相關部門對2300余眼違規取水“自備井”進行整治,以檢察履職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源頭治理、系統修復。
寧夏檢察機關同生態環境、水利、林草等行政機關簽署七項跨部門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河長+檢察長+警長”“林長+檢察長”等機制作用,加強檢察一體履職,增強黃河(寧夏段)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協同力度。
面向“十五五”,寧夏檢察機關將聚焦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難題、黃河文化保護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模式,強化數字檢察賦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