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 英
金秋十月,走進商南縣十里坪鎮的碾子坪村,田野里的秋甘藍像被施了魔法——圓滾滾的菜一顆緊挨著一顆,墨綠的葉片上還掛著露珠,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
連日來,持續不斷的秋雨讓正處結球期的秋甘藍加速生長。眼下天氣晴好,碾子坪村竹園組的秋甘藍種植大戶田存寶正蹲在地里除草呢,見人就咧嘴笑:“咱這‘秋疙瘩’啊,現在可是城里人搶著要的‘香餑餑’!”
十里坪鎮的高山包菜因口感佳、品質好而遠近聞名。每到包菜成熟的季節,品質優良的高山有機包菜都會吸引大量收購商前來采購,既豐富了消費者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包菜的生長周期只有70多天,這八畝地預計可以收入三到四萬元。”看著已采摘近一半的菜地,田存寶高興地說。
據了解,除漁業養殖、富硒茶葉產業外,供港蔬菜產業也是十里坪鎮發展的重點農業產業,目前,十里坪鎮供港蔬菜產業以包菜、土豆、白蘿卜等品種為主。
十里坪鎮平均海拔1000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獨特的高山小氣候培育出脫毒土豆、秋甘藍、高山茶葉等多種高山農副產品。因包菜純天然無公害,且味道甘甜營養豐富,深受廣大市民青睞。每到采摘季節,大量的收購商便會前來現摘現運。“每當蔬菜成熟的季節,我都會在抖音、微信等交易平臺上發布商品信息,銷路完全不用擔心,網絡平臺銷售的輻射范圍非常廣,他們對我們高山蔬菜的評價都很好。”種植大戶劉端奇說。
近年來,十里坪鎮緊緊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總要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蔬菜產業,積極推進蔬菜規模化、有機化、高效化生產,引導農戶走“強基地、穩規模、提品質”的產業發展路子,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如今的十里坪鎮,供港蔬菜面積規模已達萬畝,秋甘藍種植面積已突破2000畝,帶動3000多戶群眾戶均增收2000元。
遠處,夕陽給連綿的菜地鍍上一層金邊,像極了村民們紅撲撲的笑臉——原來最動人的豐收,不僅是菜籃子滿了,更是心窩子里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