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依托獨特的生態稟賦與區位優勢,錨定“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徑,通過全鏈條延伸、多業態融合、深層次賦能,構建起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顯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的縣域振興之路。
商南統籌抓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在推動“三提升、三延伸”上持續用力,積極構建“企業+集體+農戶”利益共同體,讓茶農深度融入產業發展各環節,實現從“種茶賣原料”到“全鏈條創收益”的轉變。為破解傳統茶業附加值低的難題,該縣大力推動茶旅文康深度融合,打造了富水茶海公園、試馬北茶小鎮、清油河茶園風情園3個萬畝茶旅融合示范園,園內不僅設有茶葉采摘體驗區、茶藝展示區、茶文化博物館,還配套建設了茶主題民宿、康養中心,讓游客在“采一葉春茶、品一壺香茗、賞一園春色”中感受茶鄉魅力。截至目前,新建改造茶園9000余畝,新發展茶葉合作社99家,帶動6200余戶茶農戶均增收1.2萬元,一產產值達15.6億元,帶動旅游收入38.8億元。
商南依托秦嶺腹地優質的冷泉水資源,出臺《漁業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從魚苗繁育、標準化養殖到精深加工、市場推廣全鏈條給予扶持,推動冷泉魚產業從“單一養殖”向集繁育養殖、產品加工、休閑餐飲、文旅觀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轉型。為延伸產業鏈條,全縣新培育漁業養殖主體30個,創辦水產品加工廠2個,開發出魚子醬等多種深加工產品。同時,打造漁旅融合園區4個,將冷泉魚養殖與休閑垂釣、特色餐飲、科普教育結合,游客可親手捕撈、現場品鑒,沉浸式體驗“從魚塘到餐桌”的樂趣。全縣冷泉魚產業設施養殖規模達2.2萬立方米,總產量2050噸,綜合產值1.18億元,讓“一條魚”游出了億級產業的潛力。
商南依托秦嶺南麓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將“藥食同源”理念與地方飲食文化結合,重點推廣“金絲茶宴”“冷泉魚宴”“珍饈鹿宴”3大特色主題藥膳,推動“文旅+康養+中醫+膳食”深度融合,讓藥膳不僅成為養生美食,更成為傳播商南文化的載體。為確保藥膳品質,商南嚴格篩選藥食同源食材,目前已確定藥食同源品種102種,471種藥膳食材通過“三品一標”國家認證,從源頭保障食材的安全性與營養價值。在產業延伸上,全縣發展藥膳餐飲企業35家,帶動中藥材種植規模持續增長,形成“種植+加工+餐飲”的產業鏈,帶動6000余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