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郭莉)今年以來,商州區金陵寺鎮圍繞移風易俗與文明鄉風建設目標,從思想制度、文化惠民、文明實踐、環境民生四大維度精準施策,推動文明理念落地生根、鄉風面貌持續煥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動能。
強化思想制度建設,筑牢精神根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陣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專題學習12場;結合“民情走訪日”制度,召開院落會、小組會41場,覆蓋群眾2000多人。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七大行動,調整干部6名,以“月調度、季督查”機制保障工作實效。強化三大品牌帶動:熊耳山村深挖陶藝非遺與晚霞資源,打造文化產業鏈;房店村、鐵溝社區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遏制鋪張浪費;崔坪村依托鮮食玉米產業,建設農耕示范點,實現文化、產業與鄉風文明協同發展。
豐富文化惠民舉措,激活鄉村活力。巧用節日契機,聯動企業舉辦“文明新風”演出5場,居民自編戲曲、歌舞等節目10多個,精心打造“熊耳山村晚”文化品牌,惠及群眾5000多人次。完成12個鎮村圖書室提質升級,新增圖書2700多冊;更新宣傳欄14處,繪制家風廉政文化墻230平方米。啟動熊耳山陶藝館、村史館改造提升工程,盤活閑置農房5處34間,邀請黃土畫派、秦嶺畫派和商洛學院成立藝術寫生基地,吸引學校和社會團體前來觀光旅游、攝影寫生,年接待游客3萬多人,為本土文化傳承注入活力。
深化文明實踐活動,培育新風正氣。組建12支志愿服務隊,開展助老、義診等服務超2000人次。評選“最美家庭”15戶并掛牌,多平臺宣傳其先進事跡;評選“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并予以表彰,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聚焦環境與民生,提升治理效能。深入開展“美麗家園”行動,清理庭院1128處,整治“三堆六亂”996處,配發垃圾桶112個,綠化美化公共區域10處,新建口袋公園4個。鎮村干部走訪群眾800多戶,收集意見86條,有效解決飲水、道路維修等民生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