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龍州11月5日電 (俞靖)11月4日,在廣西龍州縣現代數字化生態奶水牛示范園,一頭頭壯碩水牛有序入欄,工作人員將擠奶牛固定在特定區域后,通過先進設備采奶儲存。得益于先進的奶水牛生態循環養殖模式,通過“粵桂協作”等資源,當地企業與養殖戶合力打造奶水牛產業,為農戶鋪就“養牛致富”路。
崇左龍州縣有養殖水牛傳統,此前多以散戶散養模式,導致品種退化、產奶量低、銷路窄等問題。經多年努力,當地政府依托“粵桂協作”機制引進企業,持續將東部地區的產業經驗帶到山區,推動本地奶水牛產業升級。
圖為工作人員在牛欄內作業。俞靖 攝廣西龍州甘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兆軒介紹,上述示范園區項目全部建成后,存欄奶水牛將達到15000頭,日均產奶量約為30噸,通過“政府管建、企業養牛、農戶管養”的三方合作模式,會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和帶動農戶增收。
“園區引進優質種牛進行擴繁,通過農戶養牛,公司回購的養殖合作模式,農戶單頭牛只收入可達1600元(人民幣,下同)。”溫兆軒表示,公司采用種牛擴繁合作養殖模式,讓養殖戶無需承擔市場風險,實現穩定增收。截至2025年10月,該公司在龍州縣12個鄉鎮已有合作養殖點,合作養殖存欄奶水牛超千頭。
返鄉創業的黃純愷便是參與者之一,他希望通過代養殖奶水牛,逐步實現鄉村生態養殖夢。黃純愷曾先后3次專程奔赴廣西龍州甘牛養殖有限公司,扎根養殖基地,求教奶水牛養殖技術與選種訣竅,再三深入標準化牛舍,只為做好養殖工作。
黃純愷是脫貧戶,為實現增收,目前合作養殖有上百頭水牛,預計可獲利16萬元。他稱,希望把養殖經驗摸透,實現擴大養殖規模,把奶水牛養殖打造成家鄉的特色名片。
“我們已在廣西龍州和廣東鶴山布局鮮奶吧旗艦店,加快推廣所產乳制品。”溫兆軒表示,未來計劃實現年存欄良種母牛1.5萬頭和年產1.5萬噸優質水牛奶的目標,構建起養殖、擠奶、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深化粵桂協作機制,助力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據悉,近年來,龍州縣先后出臺“牛十條”、《龍州縣奶水牛產業五年發展規劃(2024-2028年)》等政策,利用銜接資金、粵桂幫扶資金等資源,加大在牛欄牛舍新擴建、設備購置、飼料加工、擴繁增量等方面投入,鼓勵民眾發展養牛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