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海互助9月17日電(陳宗淇)17日,由中共青海省委網信辦指導,青海省委統戰部主辦的“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共繪民族團結畫卷”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佑寧寺。此舉標志著青海省統戰領域網絡安全宣傳周序幕正式拉開。佑寧寺民管會成員、僧眾及當地村民代表參加活動。
圖為活動現場。陳宗淇 攝作為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二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重要寺院,佑寧寺以高僧輩出、文物薈萃而聞名。現藏有印度造釋迦牟尼佛像等珍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區域宗教文化核心場所。
隨著網絡技術在寺院日常管理和信眾交流中的普及,規范網絡宗教活動、防范網絡安全風險成為寺院管理的重要課題。
現場,青海省委網信辦網絡法治宣傳服務隊特聘講師、青海省警官職業技術學院漢藏雙語教研部副教授孫太加就涉宗教領域網絡法治進行宣講,并以雙語形式為眾人詳細解讀《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孫太加表示,本次活動為網絡安全進宗教活動場所搭建了良性平臺,除了相關法規的宣講,還給僧眾和民眾發放了關于網絡安全的藏漢雙語宣傳手冊,以便于大家在活動結束后自行學習。
圖為活動現場,民眾代表在手機上做知識競答。陳宗淇 攝主辦方在宣講活動后,還設置知識競答環節。眾人通過手機答題,根據分數領取相應獎品。
村民多杰措表示:“通過活動的學習,我對網絡安全有了更多了解,也為我們現實生活的平穩度過上了寶貴的一課。”
針對宗教領域網絡安全風險特點,活動還邀請網絡運營商和銀行代表提供現場咨詢,并采用“案例警示+互動問答”的方式,結合非法傳播宗教信息、冒充宗教人士詐騙等典型案例,詳細講解個人信息保護、網絡謠言甄別、電信詐騙防范等實用技能。
佑寧寺民管會副主任許三木旦表示,此次宣傳活動契合寺院需求,有效填補了宗教教職人員在網絡安全知識上的短板。
參與活動的僧侶代表談道:“將牢記法律法規要求,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用好網絡平臺傳播正信正行,守護寺院文化傳承。”
圖為活動現場,民眾觀看活動宣傳展板。陳宗淇 攝“此番活動,結合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既是青海省情需要,也是提升‘民族團結+’融合發展行動的現實路徑。”青海省委統戰部研究室(外宣辦)副主任劉鋒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營造依法上網、依法辦網、依法治網的良好環境和氛圍,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為青海省網絡法治建設貢獻宗教界力量。
本次活動獲海東市、互助縣兩級統戰部門和網信部門大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