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1月5日電(李江寧)“‘十四五’期間,青海全省累計輸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324.8萬噸,價值達559.1億元。”5日,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靳生壽在省部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工作會議上表示。
據介紹,省部共同制定的《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專項規劃(2022—2025年)》所確定的27項目標任務,目前已提前或超額完成19項,其余8項指標也將在年底前全面完成。
生產基礎持續夯實。青海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目標任務的103%;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24個,達目標任務的3倍;改造升級蔬菜生產基地30萬畝,完成率200%。
圖為青海特色農畜產品。李江寧 攝供給結構顯著優化。糧食與油菜產量雙雙創下十年新高,牦牛肉、馬鈴薯、蔬菜等產量均完成目標。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61%。
質量安全監管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高達99.6%,優于全國平均水平。青海省累計獲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達1337個,較2021年實現翻番。
五年來,青海農牧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累計建成554個牦牛藏羊養殖基地,兩大畜種年出欄量穩居全國第一;“雙冷”產業快速崛起,建成312個蔬菜生產基地與27個冷水魚標準化養殖基地,冷水魚產量已占全國三成。
在種業振興方面,“青雜”系列油菜占全國春油菜面積的85%,青薯9號馬鈴薯連續四年種植面積全國居首。青海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2%,種業“芯片”作用日益凸顯。
圖為青海秋收現場。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供圖同時,青海加快構建全產業鏈,累計創建8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6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及3個綠色發展先行區,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增至64家。
品牌建設與市場開拓成果同樣亮眼。“凈土青海·高原臻品”整體形象深入人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速達36%。輸出渠道全面拓寬,50余家企業的59個產品獲香港優質認證,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前三季度,青海省農產品出口額達5.9億元,同比增速52.8%,位居全國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