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劉歡
11月14日至11月17日,第二十六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部農博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本屆中部農博會以“科技引領、品牌賦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設置5個展館,展覽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共3500余家、產品3萬余種,全面展現我國現代農業品牌建設的豐碩成果。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現場了解到,中部農博會成長的秘密在于涉農企業的拔節生長,涉農企業廣泛采用新能源、通信技術、遠程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不僅產品技術水平“長高了”,而且企業經營實力“更壯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農業發展離不開先進農機的支持。在中部農博會現場正前方的廣場上高高聳立著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科”)旗下的循環谷物干燥機,旁邊整齊地擺放著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不同類型的農機設備。
中聯重科農機銷售經理張偉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我們的產品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反復迭代更新。以谷物烘干機為例,該設備最初使用在湖南和江西兩地,能解決雨天谷物烘干的問題,防止糧食霉變。在積累經驗之后,我們對其改造升級,擴大了應用范圍,成功用于北方地區草料烘干。”
張偉進一步表示:“后來,我們在原有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又引入了高速通信技術,增加了遠程控制模塊,還可使用光伏、生物質燃料等不同動力源。當前,該設備的最新型號出口海外市場,獲得東南亞客商一致好評。菲律賓客商一次就訂購了50多臺設備,在當地形成了種、管、收、烘、儲全鏈條覆蓋。”
不僅是中聯重科這樣大型農機企業取得了豐碩成果,小農機企業也不甘落后,在細分領域中深耕市場需求。湖南龍舟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舟農機”)是以農業機械研發制造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湖南省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在本次會展中帶來了高速插秧機設備。
龍舟農機銷售工程師袁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雖然是小微企業,但是在水田農業生產中找到了合適自己的細分領域,把插秧機作為我們的主攻方向。高速插秧機不僅能降低勞動強度,更能適應爛泥田,保持插秧距離精準合理,受到國內農戶歡迎。過去,我們以傳統燃油動力為主,現在,我們也在嘗試使用新能源技術。”
內蒙古小草數字生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草數字”)是一家初創型企業,已掛牌新三板。該公司依托數字化技術、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先進儲能、自動控制技術等,打造了一整套農田水肥精準管理方案。
在會展現場,小草數字銷售經理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公司很早就建立了大數據模型,通過反復技術迭代形成了多套系統,對水肥精準管理有著豐富經驗和成功案例。我們的愿景是成為這一市場中的明星企業,不僅能解決國內的水肥精準管理難題,更要獲得國際客戶認可。我們雖然取名為小草,但是也有著想長成參天大樹的愿望。”
先進農機解決了田間地頭的“疑難雜癥”,冷鏈設備則鋪平了端上餐桌前的“最后一公里”。湖南恒晶冷鏈科技有限公司是生產冷鏈設備的一家小微企業,近年來公司積極引入新能源和新技術,助力產品科技水平“增高”。該公司銷售總監董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我們主要生產超市冷柜,這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為了跳出紅海市場,邁向藍海市場,我們主動轉型求變,引入了節能技術、遠程控制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現在,我們生產的可移動冷庫不僅對標國內市場同類產品更有節能效果,而且還能遠程管理設備能耗和運行狀態。這一產品現已出口海外市場。”
“當前,大型涉農企業已經走出去形成了一定規模,外國客商慕名前來參會,中小微企業也在積極尋求‘出海’商機。在展會過程中,大企業如何與中小微企業形成緊密互動關系,實現共同成長,這將是中部農博會需要認真思考的長期課題。”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曹二保教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